季的由来


【季的由来】季会意兼形声字 , 在甲骨文中的形体结构由上下两部分组成 , 上面是禾苗的象形 , 下面是小孩子即“子”的象形 , 两个部件合在一起表示小的禾苗 , 即幼小禾苗 。金文的形体结构和甲骨文基本一致 , 只是笔画更粗 。小篆的形体基于金文进行了调整 , 但字的构形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。隶书与小篆也保持了结构的一致性 , 只对笔画作了调整改动 , 但小篆整齐化 。隶变后楷书写作“季” 。
季的字义演变
说文:“从子 , 从稚省 , 稚亦声 。”该字在甲骨文中从子、从禾会意 , 是“稺”古文 , 本义为幼禾 。引申为兄弟排行中最小的 。《说文》:“季 , 少偁也 。”由此引申为一个朝代或季节的末期 。《左传-昭公元年》:“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 , 其季世 , 曰唐叔虞 。”孔颖达疏:“杜以传说唐人即云季世 , 明季世是唐人之末世 。”又引申为稚嫩、不成熟 。《周礼-地官-山虞》:“凡服耜 , 斩季材 , 以时入之 。”郑玄注:“季犹稺也 。服与耜 , 宜用稺材 , 尚柔忍也 。”继而引申为少、小 。《诗-召南-采》:“有齐季女 。”毛传:“季 , 少也” 。

    推荐阅读